2025-07-25 16:02:37
微信扫一扫
5
行有恒堂款平盖莲子与原作对比图
去年5月,我们曾复刻过一款清代皇室定亲王载铨的行有恒堂款莲子壶,这次我们给大家带来了他爷爷的爷爷(高祖父)乾隆皇帝御用的一把莲子壶,壶上篆刻有《竹炉山房作》御制诗一首,于是将其称之为“竹炉山房莲子壶”。
竹炉山房莲子壶原作
竹炉山房莲子壶·摹与原作对比图
该壶原为上海文物商店旧藏,在中国嘉德2021春季拍卖会“紫泥菁英”专场上以184万元高价成交。作品端庄典雅,气韵饱满。壶身一面以楷书刻铭: “御制诗。竹炉是处有山房,茗碗偏欣滋味长。梅韵松蕤重清晤,春风数典那能忘。”另一面刻折枝梅花图,诗与画结合,文气斐然。把下镌“文池”二字,底钤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印款,是紫砂宫廷器中罕见的逸品。
竹炉山房莲子壶壶身拓片
众所周知,乾隆酷爱茗饮,对紫砂器极为推崇。其御用紫砂器由内延造办处出样在宜兴定制,并配以御题诗作。制作精良,图文并茂,集诗书画印于一体,形成了紫砂宫廷器鲜明的时代特征。但是乾隆喜好富丽堂皇、繁华重饰的个性,被全嘲为“农家乐”式审美,从他常在养心殿使用的那些大漆彩绘描金装饰的紫砂壶上可见一斑。正如其作为中国历史上最高产诗人,一生写了4万多首诗,数量接近《全唐诗》所录诗的总和,但是几乎没有一首让人传诵一样,艺术水准好像确实堪忧。
乾隆时期宫中使用的部分紫砂茶具
然而,在一众浓墨重彩、五光十色的乾隆朝紫砂宫廷器中,这件素面素心的“竹炉山房莲子壶”显得尤为独特,似乎又让我们看到了乾隆皇帝的另一面。
乾隆《御制诗文集》
清代 竹茶炉 故宫博物院藏
1753年,乾隆于北京玉泉山下的静明园内添建一座草房,将竹炉置放其中,取名“竹炉山房”。每每往返紫禁城与圆明园,必在竹炉山房小憩,用竹炉、紫砂茶器亲手烹茶、品饮,并留下诸多品茶诗作。乾隆自己在《御制诗文集·五集》的《竹炉山房》诗注中说:“玉泉竹炉煎茶数典于惠山听松庵,因爱其精雅,命吴工造此,并即以名山房”。由此可见,竹炉山房是乾隆皇帝特地从江南招来工匠、仿照无锡惠山的听松庵构筑的。
《竹炉山房图》 乾隆绘制
这里的陈设和所用器具也一概深受江南茶文化所影响。从当时留下的资料不难发现,这些专门用于竹炉山房茶舍中所用的茶具明显要比紫禁城中的茶具要更素雅质朴,其形制、纹饰、工艺都更加贴近于文士茶人的喜好。竹炉山房莲子壶自然也是乾隆皇帝在江南茶文化浸润下的人文雅趣和生活追求的体现。
在这静谧的山间雅舍,他临泉汲水,借茶由器入道,处处流露出他对茶文化的热爱与尊重。透过这些,我们或许能更全面地了解乾隆的审美喜好与精神意旨。
好茶、佳器、幽境,茶舍不仅是品茗之所,更是心灵的栖息地。乾隆皇帝在竹炉山房的茶事,一如世代文人茶事,早已超越了简单的饮啜,升华为一种静观深思、融古汇今的境界。
竹炉山房莲子壶·摹
这份对茶文化的极致追求,如今近在咫尺。精心复刻的“竹炉山房莲子壶·摹”,完美承袭了原作的气韵与工艺,将竹炉山房中那份超然物外的意境融入壶中,平添一份历史的厚重与艺术的灵动,让您在现代生活中也能体验一番帝王的生活雅趣。
2025年7月25日-8月3日
上新期间享首发优惠
微信扫一扫